发布时间:2019-05-12 作者:admin
强力反腐,大快人心。
中国刮骨疗毒式的反腐风暴愈刮愈烈,利剑高悬,也出现了一些“后遗症”,“多做不如少做”即是典型。
这是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出现的一种负面现象,基层单位少数领导干部心态有点失衡,变得不作为或者说少作为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多做不如少做,少做不如不做,不做不会出大错,多做就可能出错。
究其原因,一是缺乏闯劲,一心求稳。
现在对干部要求越来越严,处罚越来越重,责任比权利更大,在这种严管的趋势下,部分领导干部面对一些矛盾和问题,担心引火烧身、承担责任,畏首畏尾、缩手缩脚、患得患失,因而滋生了“只要不出事,宁愿不做事”的反常心态。
二是制度不到位,不敢大作为,缺乏与时俱进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、鼓励基层干事创业的保障制度及“为官不为”的问责制度,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,从而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。
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,干部就得有干部的范。
如何做到既要洁身自好,又要勇于担当,既要敢作敢为,又要严于自律。
迈过这个“多做不如少做,少做不如不做”的坎,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深思,笔者认为有“四要”:一要严明政治纪律。
领导干部要有法律意识,红线观念,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
二要防止权力寻租。
要完善审批制度,用制度的笼子管人,杜绝索拿卡要。
三要改变选拔机制。
用“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”五条标准全面考核干部,废除干部终身制,坚持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,严惩跑官买官,坚持用人唯贤,反对用人唯亲。
四要培养国民正能量,要弘扬正气,打击歪风、治懒、治庸、奖勤、奖绩。
治腐不会止于治贪,在其位不谋其政,尸位素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腐败,童名谦因“严重不负责任,不正确履行职责,导致衡阳市发生严重贿选”而被交付审判,即是一声警钟!(段德贵) 。
返回列表